广西民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民族底蕴和国际化办学定位,形成了本科与硕士教育协同发展的培养体系。作为广西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该专业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为目标,通过融合民族文化与现代管理理论,构建了多层次教学框架。从本科到MBA项目,其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和师资配置均体现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理念。
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管理人才。其核心能力模块包括:
- 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
-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度研究
- 东盟涉外管理实务的技能训练硕士层面(MBA)则强化智慧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4S价值观”,通过校企协同双创育人模式,培养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高端人才。
课程特色与教学模式
该专业创新性地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工商管理教育:
- 开设民族经济、民族市场营销等特色课程
- 建立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开发跨境商业案例分析
- 推行“工商融合、创新引领”教学模式,组织民族风情节、东盟商业模拟竞赛等活动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阶段:
- 基础实训:依托管理学院实验室进行管理沙盘模拟
- 专业实习:在自治区级重点企业完成岗位轮训
- 综合实践:参与东盟跨境商业项目或民族地区产业振兴计划
实践与就业发展
专业通过“三位一体”就业促进机制提升学生竞争力:
- 校企合作平台:与1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
- 创新创业孵化:近三年指导学生获省部级双创奖项27项
- 定向培养计划:为民族地区输送管理干部年均60人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在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东盟涉外机构、政府部门的就业率达87%,平均起薪高于广西同类型专业15%。
师资与资源支持
专业构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
- 具有东盟国家访学经历的教师占比42%
- 民族经济研究方向的博士占比35%
- 企业高管兼职导师26人教学资源方面,拥有自治区级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覆盖东盟十国的商业案例库,为学生提供跨境商业虚拟仿真等前沿学习场景。
未来发展路径优化
为应对数字经济时代挑战,专业正着力推进:
- 课程体系重构:增设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模块
- 国际化深化:与东盟高校共建“2+2”双学位项目
- 产学研融合:建设中国-东盟数字商业研究院这些改革将进一步提升专业在民族地区管理创新和东盟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