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备受关注。该专业在多方面有着明确规划,从学制学位到培养目标,从核心课程到培养特色,再到详细的毕业要求与修业指导,为学子提供了全面且清晰的求学与职业发展路径。
一、学制与学位此专业学制设定为4年,学生毕业后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旨在培育出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良好且遵守法律法规,兼具社会与环境意识的人才。这些人才要掌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精通人工智能相关理论与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具备专业工程师素养与发展潜力。
培养特色产教、科教融合,以数理为基,依托交叉学科知识培养,以认证体系为指导,打造应用型人才,形成独特的人才培育特色。
三、专业核心课程涵盖C++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门课程,包括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这些课程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四、毕业要求
- 工程知识:掌握多领域专业知识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包括表述、建模、推导计算和评价改进问题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 问题分析:运用专业知识识别、分解和分析复杂工程问题,通过多途径检索文献辅助分析并得出有效结论。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复杂工程问题提出含创新意识的方案,设计相关系统模块,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
- 研究:基于科学原理研究复杂工程问题,涵盖理论分析、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环节以得出有效结论。
- 使用现代工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使用现代工具,包括预测模拟工具,同时要理解其局限性。
- 工程与社会:结合工程知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对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明晰自身应承担的责任。
-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相关方针政策法规,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五、修业指导人工智能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可在3 - 7年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课程分6个模块,完成不少于165学分且满足各模块要求。公共必修课30学分,通识类选修课有相应学分及模块要求,学科基础课25学分,专业必修课36.5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6.5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33学分,第二课堂学分需累计9个且各项有最低学分要求 。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