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立足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依托学校机械工程学院的雄厚基础,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作为省级重点院系,该专业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拥有覆盖数控加工、智能制造、逆向工程等领域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并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合作。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学生不仅掌握机械制造全流程技术,还能适应智能化生产环境的技术迭代需求。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理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需具备机械设计、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等核心能力,同时熟悉智能设备调试与生产管理。例如,通过机械制造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学生能独立完成零部件加工工艺设计;而PLC应用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学习,则为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自动化产线维护打下基础。
核心课程体系围绕产业链需求展开,包含三个层次:
- 基础理论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与热处理奠定专业认知框架;
- 专业技术模块:数控加工技术、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等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 智能技术拓展:工业机器人操作与应用、CAD/CAM系统应用、智能制造单元调试等课程对接产业升级。
校内实训资源覆盖从传统加工到数字制造的完整链条。数控加工实训基地配备生产型数控机床20余台,逆向工程实训室配置三维扫描仪与金属3D打印机,可完成复杂零件的快速成型。校外与酒泉奥凯种子机械等14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接触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等真实生产场景,实现技能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制造企业技术岗:从事数控设备操作、工艺设计及质量检测,平均起薪达4500元/月;
- 智能设备维护:在机器人集成商担任调试工程师,负责自动化产线运维;
- 技术管理岗位:通过积累经验晋升为车间主任或生产主管,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酒泉钢铁公司等国企技术管理序列。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98%,涵盖数控车工、钳工等国家中级职业资格。
该专业的特色在于“产教融合”深度推进。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学生可参与农机装备改良或模具优化设计等实际工程。例如,与大禹节水集团合作的滴灌设备自动化改造项目,使学生直接应用液压传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设计知识。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