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学校经济学、法学等优势学科,形成了鲜明的"数学+财经"交叉特色。该专业自设立以来,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体系,构建了覆盖数学基础、计算机技术、经济模型三大模块的知识框架,致力于培养能在教育、科研及经济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数学建模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双重塑造。学生需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思想方法,具备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经济预测、金融分析等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毕业生能熟练使用SAS、Matlab等统计软件,编写简单应用程序,并熟悉国际金融、证券投资等领域的量化分析方法。这种"强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理念,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岗位,也能在科技企业、金融机构从事数据建模与决策分析工作。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层次性与融合性特征:
- 数学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构成核心三件套,配合实变函数、拓扑学等深化理论认知
- 计算机技术模块: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培养编程能力,数学实验课程强化软件操作技能
- 经济应用课程: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统计分析、现代控制论等特色课程占比达30%
- 交叉拓展课程:国际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等经管类课程拓宽就业口径
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实训体系。社会调查与毕业实习合计12周,安排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进行岗位实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等学科赛事纳入学分体系,近三年学生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310余项。数学建模实验室、数据仿真实验室等15个专业实验室配备Xeon服务器集群,支持复杂经济模型的运算验证。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分布特征。约20%毕业生进入教育系统担任中学教师,35%就职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量化分析,另有25%进入互联网企业担任数据分析师。考研深造率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主要流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应用数学、金融工程等方向。用人单位反馈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数据处理效率、模型构建准确性等维度表现突出,特别是在金融风险控制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专业建设质量获得多项省级以上认证: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属数学学科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师资团队包含8名教授、23名副教授,其中31人具有博士学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这种"强师资+优平台"的资源配置,为学生参与前沿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