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作为装备制造大类的重点方向,依托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核心理念,构建了贯穿创意开发、数字化制造与市场需求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需求,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和模块化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兼具工匠精神与数字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到产业实践的全链条教育特色。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纲领,强调科学文化水平与人文素养的平衡。学生需掌握设计美学、产品外观与结构设计、三维造型设计等核心技能,同时具备产品动画制作和交互设计能力。课程设置中融入韶关市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产业资源,确保教学内容与家电、玩具、家具等细分领域的岗位需求紧密对接。
课程体系呈现阶梯式进阶特征:
- 基础课程:包括构成设计、艺术设计史、图像制作,夯实艺术表达与设计理论根基;
- 核心课程:聚焦制图设计、产品创意手绘、结构设计,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能力;
- 拓展课程:设置企业课程(数字展示设计)、产品模型制作等实战模块,引入虚拟现实应用开发等前沿技术。
专业师资团队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80%以上教师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带头人康悦主持多项省级课题,拥有外观设计专利4项,团队近五年完成校级以上科研项目100项,发表学术论文82篇。校企合作引入广州龙之杰科技等企业导师,将医疗器械设计等真实项目融入教学。
职业能力认证体系覆盖初级至高级多层次:
- 全国信息化工程师NACG数字艺术证书
-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职业技能证书
- 虚拟现实应用开发证书
-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资格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从事工业产品数字化展示设计、逆向工程开发、产品包装设计等岗位,主要流向设计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及智能制造企业。专业依托省级机电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与精密测量实验室,配备3D打印、数控加工等价值4600万元设备,确保学生掌握三坐标测量、数控编程等硬核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通过课证融通模式将职业标准嵌入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可完成助力工业设计师(中级)等资格认证。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48项,体现出以赛促教的显著成效。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产业带的形成,专业毕业生在产品开发工程师、用户体验设计师等新兴岗位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