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州大学研究生院历经六十余载发展,已成为我国东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建校初期的研究生教育,2012年正式挂牌成立研究生院后,在学科布局、培养体系、科研创新等方面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现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了覆盖理、工、文、法、医等多学科领域的完整培养体系。
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
福州大学以化学学科为核心构建优势学科群,该学科不仅是教育部"101计划"入选学科,更是全球ESI排名前1‰的顶尖领域。依托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8个ESI全球前1%学科,学校建立了包括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特别在交叉学科领域,2024年新增8个博士点,其中包含5个工程领域博士点,使博士点总数达到24个,增幅达218%,形成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强支撑。
师资力量与培养体系
学校实施"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构建了从硕士到博士后的贯通式培养机制。现有博士生导师近500人、硕士生导师2600余人,其中包含15位院士和146位国家级人才。创新性的"医工交叉博士后专项计划"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使研究生在国家技术发明奖等80余项科技奖励中承担核心角色,ESI论文贡献率近60%。
办学条件与培养规模
在硬件设施方面,7大校区占地5000余亩,拥有197万册馆藏图书和51200GB数字资源。研究生院目前承担着18500名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2024年招生规模首次突破6000人。特别设立的卓越工程师学院获批福建省首家工程硕博士培养试点单位,通过32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果
研究生教育实施"1445工程"攻坚计划,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开创"课题研究创新展示"考核模式,2024年评选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成果获省级特等奖1项,5项产教融合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学校连续两届斩获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省属高校前列。
在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背景下,福州大学研究生院通过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等举措,正加速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迈进。其构建的"学士-硕士-博士"全链条培养体系,以及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输送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