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学院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是航空学院重点建设的专科层次特色专业,立足新疆区域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紧密对接民航产业需求,构建了涵盖安全检查、应急处置、设备维护等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通过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形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特色。其课程设置突出民航安全法规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新疆航空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导向,聚焦旅客安全检查、货物安检和安全监控三大核心岗位能力。培养方案明确要求掌握空防安全法规、安检设备操作及突发事件处置等技能,同时注重民航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的塑造。例如,学生需通过X光机图像识别、危险品处置模拟等实训掌握实操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机场、航空公司等单位的岗位需求,近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印证了教学成果。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工学结合理念,核心课程包含:
- 民航安全检查实务:覆盖旅客与货物安检流程规范
- 安检仪器使用与维护:重点学习CT安检机、痕量爆炸物探测仪等设备操作
- 违禁品识别与处置:通过案例教学掌握枪支、易燃易爆物品的鉴别技巧
- 民用机场应急救援:模拟跑道入侵、航空器失事等场景的应急处置演练实践教学环节依托航空公司和机场实习基地,学生需完成至少240学时的岗位实训,包括值机柜台安检、航站楼巡逻等真实工作场景体验。这种“课堂+现场”的联动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专业负责人党元晓副教授带领团队主持自治区级教研课题10余项,开发出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创新教学模式。其科研方向覆盖航空安全管理、安检技术优化等领域,发表《以课程思政促进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的研究》等论文,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安检法规教学。团队还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在无人机航拍实训、航空物流安检系统设计等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与就业保障体系凸显专业优势。2025年与中国民用航空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签署战略协议,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并联合申报新疆低空空域数字化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合作内容涵盖:
- 联合开发《空防安全形势分析》等前沿课程
- 派遣行业专家担任硕士生导师
- 建立学生实习就业直通机制毕业生可在机场安检、航空物流、高铁安防等领域就业,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部分学生进入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南方航空新疆分公司等企业,担任安检组长、安全督导等职务。
通过课程体系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区域特色定位的三维驱动,昌吉学院为民航安全领域培育了大批兼具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新疆低空经济发展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该专业在航空安全管理、智慧安检技术研发等领域将持续发挥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