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日语专业自2004年设立以来,已形成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语言技能与行业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外国语学院优质师资,强调日语语言基础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双向提升,课程设置涵盖语言技能、文化认知及职业素养三大模块,实行弹性学年学分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近年来,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引入对日IT软件项目实训等特色实践,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在基础教育、涉外服务等领域表现突出。
专业培养体系:语言基础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
日语专业以“扎实的语言功底+多元职业能力”为培养导向,构建了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 核心语言课程:包含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主干课程,贯穿四年学习周期;
- 文化拓展模块:开设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文学史等课程,深化学生对对象国的认知;
- 实践能力强化:通过日语写作、高级口译、4级/8级测试专项训练提升应试与实战能力。
专业实行“3+X”能力认证体系,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专业日语四级考试(含口试),并鼓励考取日语导游证、商务日语证书等职业资格。此外,第二外语(通常为英语)的学习被纳入必修,形成语言复合优势。
实践教学:产教融合与特色项目驱动
为突破传统语言教学的局限,该专业通过三类实践平台强化应用能力:
- 校内实训:依托FIF口语大数据协同创新基地,开展语音纠错、模拟商务谈判等场景化训练;
- 行业合作:与对日IT企业共建软件开发实训项目,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本地化与文档翻译;
- 国际交流:提供日本高校短期交换、日语导游实习等机会,近三年派出学生占年级总人数15%。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将师范技能培养纳入非师范类课程体系,开设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选修模块,助力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这种“语言+教育”的交叉培养模式,使其毕业生在中学日语教师岗位竞争中具备独特优势。
毕业与学位授予:双重考核保障质量
学生需满足六项毕业硬性条件:
- 修满160-170学分(含12学分全校选修课);
- 通过普通话二级乙等、计算机一级考试;
- 日语语音与口语测试达到B2级(CEFR标准);
- 专业四级考试笔试成绩≥70分;
- 完成教育/专业实习(≥8周);
- 参与人文科技讲座累计2学分。
学位授予增设更高门槛:除毕业论文答辩合格外,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笔试成绩须达到60分以上。这种“日语主修+英语辅修”的考核设计,体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
就业方向:多元赛道与区域服务导向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呈现三大特征:
- 地域集中化:约65%选择川渝地区,服务于日资企业(如丰田川渝分公司)、涉外旅游机构(峨眉山文旅集团)等;
- 岗位多元化:从传统的外贸翻译扩展到对日软件测试、跨境电商运营等新兴领域;
- 教育领域突破:约20%毕业生通过“日语+师范”复合能力进入中学任教,部分参与地方高中日语课程改革试点。
值得关注的是,专业与乐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每年输送30余名学生参与国际文旅项目,这种“在地国际化”实践模式成为就业率(近三年平均92.3%)的重要支撑。
发展前瞻:专业升级与区域产业联动
面对人工智能对语言服务的冲击,日语专业正推进三项改革:
- 课程数智化:引入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TPE)、语料库建设等新课;
- 认证体系拓展:对接J.TEST商务日语考试、BJT商务日语能力考试;
- 产业学院建设:与成都日企联盟共建“对日服务产业学院”,探索订单式培养。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强化专业的应用型特质,使其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中日产业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对于有志于从事涉外服务、区域国际化发展的学生而言,该专业提供了兼具语言深度与职业广度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