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宁波市重点专业与新兴专业。该专业围绕“五个一流”(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双师团队、一流实践平台、一流课程思政示范课)构建人才培养保障机制,致力于培养具备大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学院形成了一套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特色培养体系,覆盖从理论学习到企业实战的全链条能力塑造,在校生规模达2400余人,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升学及企业就业中表现亮眼。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采用“2.5+0.5+1”分段式培养模式:
- 前2.5年: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包括Hadoop大数据处理、Spark计算框架、机器学习等,课程设计突出小班化与项目实战化,分阶段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的子模块;
- 中间0.5年:在东软数字工场行业学院等平台进行模块化方向深化,可选方向包括大数据开发、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业互联网软件开发;3 最后1年:进入企业带薪实习,依托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与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参与工业数据采集、低代码开发等真实项目。
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以“任务驱动学研做结合”为核心,构建三大特色:
- 课证结合:在核心课程中嵌入阿里云ACP认证、华为HCNP-CLOUD认证等职业资格考核内容;
- 课赛结合:通过“挑战杯”、大数据创新应用竞赛等赛事,将企业脱敏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
- 分层实践:从基础实验(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到综合实训(万里蓝卓工业互联网实践基地),形成梯度化能力提升路径。例如工业互联网模块要求学生掌握从数据清洗到前端看板设计的全流程开发能力。
多维能力支撑平台
专业依托浙江省财政资助项目与宁波市协同创新中心,搭建了立体化资源网络:
- 实验室资源:8000平方米实验空间,配备4000余万元设备,包含云计算智慧城市应用研究工作站及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平台;
- 师资团队:拥有浙江省教学创新团队和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专任教师中包括甬江学者2人、浙江省151人才3人,硕士生导师14人;
- 国际合作:与美国普渡大学西北校区开展“2+2”双学位项目,毕业生可衔接南加州大学等国际顶尖院校研究生课程。近五年,超过60%的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
这一培养体系使该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工业互联网数据分析师等岗位,并在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中发挥关键技术支撑作用。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