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西南、辐射全国,以服务水工业和城市水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一套融合理论教学、工程实践与科研创新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发展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认证,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列B+等级(第28名)。依托环境水利工程重庆市工程实验室等平台,专业聚焦山地城市水灾害防治、智慧水务等前沿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学科支撑
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为育人理念,紧密结合土木、水利、环境等多学科交叉优势,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平台方面,拥有市政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形成以山地城市水资源保护与调配为特色的研究方向。此外,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中交集团等企业合作,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围绕水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设计,涵盖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水力学、水质工程学、给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夯实专业基础;
- 技术应用课程:如GIS在城市水工程中的应用、水工艺设备与仪表,提升数字化设计与运营能力;
- 工程实践模块:通过水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城市防洪与雨洪管理等课程,培养项目管理与技术创新能力。
就业前景与行业适配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市政、建筑、交通、环保四大领域,就业方向包括:
- 规划设计类:在市政设计院、环保机构从事给排水系统规划、水污染防治方案设计;
- 工程实施类:参与城市管网施工、水厂建设及运营管理;
- 科研与咨询:进入科研院所或企业研发部门,开展水资源利用、智慧水务等技术攻关。据统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高位,就业竞争力在西南地区同类专业中表现突出。
学科特色与创新实践
专业以山地城市水系统为研究重点,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探索低影响开发技术和生态航道融合技术。例如,在长江黄金水道等国家重大工程中,专业团队研发了航道智能感知系统与灾害预警模型。教学上,依托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城市水务环境监测中心,学生可参与“挑战杯”等竞赛,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0余项,发表SCI论文多篇。
师资力量与国际化视野
专业现有18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化率100%,61%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团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超3500万元,成果应用于三峡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项目。通过巴渝讲座教授和企业导师制度,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强化产学研融合,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