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专业代码:460310)是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高职专科专业,学制三年,聚焦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该专业立足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需求,培养掌握数字化工厂集成与实施、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业APP开发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随着工业互联网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该专业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产教融合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以自动化类学科为基础,服务于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等新兴领域。其培养目标明确指向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强调“创新意识、系统观念、团队协作”三要素并重的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点模块化”教学重构,例如将单片机、嵌入式系统、PLC等技术整合为“智能小车协同控制”等实践项目,学生能够从单一技能向系统性解决方案设计能力进阶。这种培养模式不仅适配工业互联网产业链需求,还支撑了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发展。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设计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核心课程包括:
-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掌握工业自动化控制基础;
- 《工业网络技术》:学习工业物联网架构与协议;
- 《工业数据采集及分析》:训练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 《工业APP开发及应用》:培养软件与硬件的协同开发技能;
- 《智能控制系统综合实训》:通过立体车库等场景实现技术集成应用。课程突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验的界限,例如在控制系统开发技术模块中,以“单片机最小系统—智能小车—立体车库”为主线,构建从基础到复杂的渐进式学习路径。同时引入AI技术和虚拟仿真工具,提升教学与产业技术发展的同步性。
产教融合与就业支持
学校通过“四链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生态。例如与东软集团、大唐高鸿等企业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订单班和现场工程师学院项目。学生可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维、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技术研发等真实项目,年均获得4600余个对口就业岗位。2025年该专业计划招生25人(学费待定),毕业生可从事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工业数据分析等岗位,部分优秀学生通过专本贯通项目进入重庆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等本科专业深造。
教学创新与未来发展
专业教学团队采用“真实项目驱动”模式,将企业技术标准融入教学。例如在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支持下,开发任务导向型数字教学资源,利用无人机测绘、BIM建模等工具提升设计效率。未来计划深化“五金专业”(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建设,拓展国际化合作,为“一带一路”工业物联网等领域输送人才。通过科教融汇机制,学生还可参与中小企业技术服务,近三年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2亿元,实现技术反哺教学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