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作为吉林省重点建设的一流专业和特色高水平专业,自2003年成立以来,依托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通过独特的5S理念和4I定位构建人才培养框架,不仅注重学生金融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还强调实务操作能力的强化训练。随着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该专业毕业生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就业表现突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5%,用人单位满意度为100%。
课程体系:理论深度与实务导向结合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平台。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涵盖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经济学核心课程,搭建完整的理论框架;专业必修课程聚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工程学等实务模块,强化行业操作技能;专业选修课程则提供信托与租赁、金融统计分析、互联网金融等细分领域课程,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证券投资实务和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引入模拟交易系统,通过实验室仿真操作提升实战能力。
师资力量:学术研究与行业经验并重
教师队伍中博士占比达50%,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高校创新团队各1个,教授17人、副教授42人构成教学主力。团队中既有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学术带头人,也有曾在金融机构任职的双师型教师。例如,部分教师兼任吉林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将最新行业动态融入课堂教学。这种师资结构保障了教学内容既涵盖金融工程学等前沿理论,又包含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等实操经验。
培养模式:创新理念驱动人才成长
专业独创的5S理念构建全方位培养生态:以金融人格塑造为灵魂(Soul)、知识获取为源泉(Source)、技能训练为土壤(Soil)、认知形成为标尺(Scale)、创新服务为延伸(Server)。在此框架下实施的4I定位强调:通过意识形态(Ideology)培养强化职业伦理,依托专业兴趣(Interest)激发学习动力,借助研究激情(Intense Emotion)提升学术素养,运用融通智慧(Intelligence)增强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学创杯"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大奖,近五年累计34人次斩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
就业发展:多元路径与区域优势凸显
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领域:65%进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10%服务于上市公司投融资部门,6%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金融监管机构。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为证券公司业务骨干或银行中层管理人员。对于继续深造者,学院提供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金融专硕(MF)培养通道,近三年累计118人考取硕士研究生。校企合作建立的20余家实践基地,包括吉林银行、东北证券等区域龙头企业,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