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财经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立足财经类院校特色,构建了“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80年创办以来,已发展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科评估位列全国前20%。依托财经学科背景,课程设置既涵盖计算机系统基础、人工智能等技术核心课程,又融入管理学、会计学等商科知识,旨在培养兼具软件工程能力与商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在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方面,专业围绕四大方向布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嵌入式系统开发、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分析与智能应用。核心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等理论课程,同时设置Visual C#.NET开发技术、Java EE程序设计等实践性课程。课程体系突出“六层次递进”实践培养模式:
- 基础实验(如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
- 独立实验课程(数字逻辑实验)
- 课程设计(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 企业实习(生产实习)
- 综合项目(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
- 创新实践(学科竞赛、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体现产教融合特色,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计算机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等平台,与6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可参与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十大算法应用等前沿项目,近三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奖项8项。这种“以赛促学”机制成效显著,毕业生在全国软件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表现突出。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覆盖IT行业、企事业单位及金融机构。据统计,毕业生主要担任软件系统分析师(占比35%)、网络运维工程师(25%)、数据分析师(20%)等岗位,部分进入银行、证券等机构从事金融科技相关工作。近五年考研升学率稳定在15%以上,多名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深造。这种就业竞争力源于专业对系统构建能力的强化培养,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软件开发,又能适应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新兴领域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