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省级特色专业之一,紧密对接人工智能产业与工业自动化发展趋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培养具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实训实践等多维度构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以下从培养方向、课程特色、实践体系及就业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强调学生掌握电机驱动技术、总线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核心技能。课程体系涵盖基础理论与行业前沿技术,例如电工基础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1+X课程)等模块。主干课程包括电子工程制图、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同时融入MCGS组态控制和电气制图(elecworks)等实操性内容,确保学生既能理解自动化系统原理,又能熟练操作主流工业软件。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校内建有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中心、智能楼宇实训室等14个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超千万元,可开展PLC应用实训、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维修等项目。校企合作方面,学院与京东方、合肥凌翔科技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引入真实生产场景的案例教学。例如,学生可通过岗位技能实训参与自动化设备调试或工业机器人编程,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从就业方向看,毕业生主要面向工业自动化设备运维、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等领域,可担任电气工程师、自动化设备维护工程师等岗位。专业对接的人工智能产业和智慧城市工程管理领域需求旺盛,学生还可从事物联网系统维护或智能产品开发工作。数据显示,学院与格力、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高位,部分优秀校友通过创业或技术管理实现职业跃升。
该专业的特色创新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课程与行业认证深度融合,例如将1+X证书内容嵌入教学,学生可考取PLC工程师或电子设计工程师等资质;二是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通过技能大赛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竞争力,近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培养路径,使该专业成为区域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