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源于1956年建立的轧钢专业,历经六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家级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和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以轧制工艺为特色方向,依托内蒙古地区冶金产业优势,构建了覆盖本、硕、博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思政引领、多元交叉、创新驱动"的三维协同育人模式。通过OBE教育理念和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机制,专业就业率从2020年82%跃升至2022年92%,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在培养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理论+实践+创新"的立体化架构。核心课程设置包含传输原理、材料科学基础B、材料加工数学模型及智能制造等基础与前沿课程,同步建设中厚板轧制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实现理论实践融合。教学组织突破传统模式,实施跨专业综合实验协同教学,联合包钢等18个实践基地开展生产实习,形成"课堂-实验室-车间"三位一体的能力培养链条。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专业现有教师1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2%,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8%,拥有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自治区"草原英才"等高层次人才20余人次。教学团队通过学业导师制和科研平台支撑,指导学生获全国轧钢仿真大赛特等奖、挑战杯铜奖等国家级奖项50余项,近三年保研至985/211高校28人。
专业特别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了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 基础技能层:通过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掌握设备操作
- 专业应用层:依托9架轧机、800吨挤压机等设备开展材料成型综合实验
- 创新拓展层: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载体,实现"互联网+"赛事全覆盖这种"实验-设计-创新"的阶梯式训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能独立完成轧钢车间平面设计等复杂工程任务。
在就业发展方面,专业建立"定向输送+辐射全国"的双轨机制。每年约20%毕业生服务于包头周边冶金企业,60%进入首钢、宝武等大型国企,近年更向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新兴领域拓展。升学通道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硕博贯通培养,以及推免至西安交大、北理工等名校,2023年考研率达20%。这种"立足区域、面向行业、对接产业"的培养定位,使专业成为内蒙古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引擎。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