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飞行器维修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全国首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依托百年职教底蕴和航空工程学院的优质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美的形象、强的技能、创的精神”为育人理念,紧密对接航空产业需求,构建了涵盖飞机结构、动力系统、电子设备等核心领域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校企协同的实践平台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其培养目标不仅聚焦基础技能,更强调技术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航空维修领域输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体系与课程架构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两大模块。核心理论课程包括工程制图、航空发动机结构与系统、飞机故障诊断技术等,覆盖飞行器维修全流程知识。实践课程通过金工实习、飞机机械系统维护实训等环节强化动手能力,并引入VR实训室和空客3D模拟机等先进设备,实现虚实结合的沉浸式学习。特别注重“专创融合”,例如《机械设计基础与创新》课程将创新思维融入传统工科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校企协同与实训资源
学院与中国商飞、东方航空等企业深度合作,建立航空147培训中心和波音737飞机实训平台,提供真实维修场景训练。实践环节分为三个阶段:
- 基础技能阶段:通过电工实训和电子产品装调掌握基础工具使用;
- 专项能力阶段:在飞机发动机维护实训中学习拆装调试;
- 综合应用阶段:利用故障诊断综合实训模拟航线维护场景。这种阶梯式训练体系使学生能快速适应MRO企业或航空公司的技术要求。
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航空公司机务工程部、飞机MRO企业和航空制造公司,从事航线维护、系统检测、维修质量管理等工作。典型岗位包括结构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部分学生进入珠海摩天宇、上海波音等企业参与航空发动机维修等高技术领域。数据显示,2025年该专业计划招生35人,学费为5800元/年,属于装备制造大类中的高性价比选择。此外,专业打通“学历+执照”双通道,课程内容覆盖CCAR-66R3民航维修执照要求,助力学生持证上岗。
学院支撑与特色优势
航空工程学院作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拥有90%以上双师型教师和23名博士组成的师资团队,近五年获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7人次。学院配备赛斯纳172R飞机、罗宾逊R22直升机等实体教学设备,并与行业共同开发航空智能检测技术等前沿课程。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斩获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一等奖,体现了教学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