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立足国家航空事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掌握飞机机电系统维修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甘肃省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学校依托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和"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优势资源,构建了"理论+实践+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不仅注重民航运输航空领域的技能训练,还向通用航空和飞机制造工程领域延伸,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拓宽了路径。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核心课程包含航空工程与技术概论、飞机原理与构造、航空液压与气动技术等理论课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航空发动机修理技术和飞机电气与电子系统两门专业核心课,通过拆解波音737等主流机型发动机实装,学生可掌握CFM56-3B发动机的维护技术。实践环节设置钣金铆接、紧固件保险、电子线路施工等专项实训,采用AR/VR虚拟仿真技术模拟飞机维修场景,有效提升故障诊断能力。
实训条件方面,学校建有西北地区领先的航空维修实训基地,配备包括A319整机、B737起落架总成在内的价值7000余万元设备。其中发动机拆装实训室配置有五十余台各型航空发动机,几何量计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可进行精密部件检测。通过CCAR-147培训中心和1+X证书试点,学生可同步考取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和中级钣金工证书,实现"学历+技能+执照"三位一体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由国家级技能大师领衔,团队包含空军退役技术专家和民航局高级工程师。教师团队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参与过轰5、歼6等多型军机维修保障。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飞机结构腐蚀防护、航电系统故障排除等实际维修案例融入课堂。校企共建的商用飞机产业学院定期邀请中国商飞技术专家开展MRO(维护、维修、运行)专题培训,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西部机场集团、东方航空技术公司等企业,从事机体维修、航材管理、质量监控等岗位。近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民航145部维修单位的就业率达83%,部分优秀学生入职广州新科宇航等国际MRO企业,参与空客A320neo的定检维修工作。随着国产C919客机的量产交付,掌握国产民机维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行业紧缺资源,这为专业发展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