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历经60余年发展,已成为吉林省旅游教育领域的标杆。该专业立足区域经济需求,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构建了覆盖旅游全产业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整合行业资源与学术优势,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在专业建设、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吉林省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旅游人才。
在专业建设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经历了多轮跨越式发展。自2007年本科招生以来,相继获得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2011年)、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2018年)、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等认证。2024年艾瑞深校友会专业排名中,该专业位列应用型本科全国第一(并列第20位),成为吉林省唯一获评A++级的旅游管理专业。这种阶梯式发展得益于其持续深化的新文科建设理念,通过搭建吉林省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等5大省级平台,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师资团队建设凸显"双师型"特色,现有专任教师9人中90%具备行业实践资质,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白山技能名师等荣誉获得者。团队构建了"三位一体"教学体系:
- 学术导师:4名博士教师负责理论教学与科研指导
- 行业导师:12名来自万豪、洲际等国际酒店集团的高管参与实践教学
- 技能导师:6名国家级烹饪大赛裁判、国际茶艺师强化职业技能培养近五年团队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形成"以研促教"的良性循环。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四化融合"特征:
- 模块化:划分旅游服务运营、策划规划、数字营销等六大课程群
- 场景化:开设《旅游虚拟仿真创业训练》《会展活动应急管理》等特色课程
- 国际化:引入OPERA酒店管理系统等全球通用教学软件
- 认证化:将导游资格证、茶艺师等12类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特别是"互联网+旅游"虚拟仿真平台的运用,使学生在数字孪生景区中完成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推广的全流程实训。
实践教学构建了"三级进阶"培养路径:
- 基础层:校内12个智能实训室(含东北首个农文旅数字融合实验室)
- 提升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带的56个实习基地
- 创新层:服务G20峰会、亚运会等国家级项目的实战平台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烹饪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赛事中斩获金奖,近三年获奖达15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98%,既有进入文旅部等政府部门的,也有在携程、同程等企业担任中层管理者,形成"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就业格局。
通过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贯彻,该专业建立起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行业调研更新20%课程内容,引入元宇宙旅游规划等前沿技术课程。这种持续创新使其在智慧旅游、冰雪经济等新兴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真正成为吉林省"一主六双"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未来,专业还将深化与瑞士SEG教育集团的本硕贯通培养,打造东北亚旅游教育新高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