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省首批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高校之一,淮北师范大学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和智能金融为核心方向,通过校企合作与实验室实训形成特色,旨在培养兼具科技素养与金融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图谱
专业课程围绕金融学与信息科技的交叉领域展开,核心课程包括:
- 《金融科技概论》:系统讲解金融科技发展脉络与应用场景。
-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聚焦网络信贷、数字货币等场景的风险识别与量化分析。
- 《Python语言与算法》:通过低代码编程实现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操作。此外,课程融入区块链技术原理与金融大数据专题,例如在跨境保理业务中模拟建链流程与哈希算法应用,强化技术落地能力。
实践教学:虚实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
学院投入智慧银行数字化运营仿真系统和金融科技AI大数据教学平台两大实验室资源。学生通过以下环节提升实操能力:
- 情景模拟:在宏观经济环境中完成银行信贷决策、风险评级等任务。
- 角色实践:分组担任银行管理层,运用数字化工具优化运营绩效。
- 数据机器人开发:完成股票数据抓取、年报汇总等RPA自动化项目。2024年与成都杰科力公司合作的实训项目中,师生围绕智能投顾与智能风控开展研讨,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更新。
培养目标:科技+金融的双重竞争力
专业定位为培养掌握量化分析与产品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体目标包括:
- 技术应用:熟练运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处理金融数据。
- 合规意识:理解金融监管框架,例如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评级标准。
- 创新能力:通过三创赛、东方财富杯等赛事检验解决方案设计水平。据统计,该专业学生曾获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国家特等奖、全国三创赛二等奖等荣誉,展现突出的实践能力。
就业前景: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通道
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发展:
- 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运营、量化交易与智能风控等工作。
- 科技企业:参与金融科技产品开发,如智能投顾算法优化。
- 监管部门:运用大数据技术辅助金融政策制定与合规审查。学院通过引入日照银行信用卡营销策划、银雁科技跨境保理等企业案例,帮助学生对接真实业务场景,近三年就业率稳居省内同类专业前列。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