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工业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移动交互设计方向)是甘肃省内首个校企合作共建的艺术类本科专业,自2018年与全球IT培训机构达内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培养以来,已发展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创新创业试点专业。该方向深度融合传统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技术,聚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交互设计需求,培养兼具艺术审美与技术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覆盖平面印刷设计、数字影像制作到移动端交互动效设计等全链条能力训练,形成"艺工结合、校企协同"的独特培养模式。
一、培养体系:以应用型为导向的课程架构
该专业围绕设计学主干学科,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维能力培养框架。核心课程包括摄影与摄像、数字影视制作、WEB界面设计等模块,重点强化移动端交互设计的全流程技能。例如:
- 基础能力层:通过《印前设计与数字出版》掌握数字内容生产规范;
- 交互技术层:在《MUI界面设计》中学习多设备适配原理;
- 动态表现层:借助《移动端交互动效设计》课程实现原型开发。
教学过程中注重项目制学习,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如达内集团提供的移动应用UI设计项目,使学生在毕业前即积累行业经验。
二、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生态
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该专业与行业龙头共建达内数字艺术学院,形成三大特色平台:
- 实验室集群:配备二维数字艺术实验室、影视制作中心等6个专项实验室;
- 认证体系:设立Autodesk ACC国际认证考试中心,学生可获全球通行的技术资质;
- 实践基地:依托数字影像无人机航拍实训中心开展航拍技术训练,对接新媒体短视频产业需求。
近五年数据显示,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赛事中斩获200余项奖项,70%以上毕业设计作品直接服务地方企业,彰显产教融合实效。
三、就业前景:瞄准数字经济新兴领域
该方向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领域:
- 数字媒体:从事移动应用UI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
- 融媒体:参与政务/商业新媒体运营与交互系统开发;
- 文化创意:在文创产品开发中运用AR/VR技术实现传统IP数字化。
2024届就业质量报告显示,93.6%的毕业生进入字节跳动、腾讯云等互联网企业或地方融媒体中心,平均起薪较传统设计岗位高出28%,印证了专业定位的前瞻性。
四、学科交叉:工科基因赋能艺术创新
作为工科院校的艺术专业,其培养方案凸显技术驱动设计的特色:
- 智能工具应用:将Python数据分析引入用户行为研究;
- 材料实验创新:在丝路漆艺与文创中心探索传统工艺数字化;
- 跨学科课程:开设《装饰材料与工艺》《3D工程制图》等工科课程,强化技术实现能力。
这种"艺术+科技"的培养路径,使学生在智能硬件界面设计、物联网交互系统开发等新兴领域更具竞争力。
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深度产教融合和跨学科创新的三重驱动,兰州工业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移动交互设计方向)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培养精设计、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成为西北地区新媒体艺术教育的重要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