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印刷工程专业自1991年创建以来,始终立足轻工领域,依托学校在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的深厚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印刷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质,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其就业率高达95%。专业聚焦智能印刷与数字技术发展,融合传统印刷核心技术与现代智能制造理念,培养具备跨领域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京津冀地区的印刷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科建设方面,该专业依托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天津市一流建设学科),构建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教学资源涵盖印刷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级)及生物基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以智能印刷装备、数字图文处理、功能印刷材料为核心的三大研究方向。师资团队中,9名专业教师包含3名教授、2名副教授,其中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2人,教师团队兼具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经验,支撑起国家级规划教材《印刷材料学》等标志性成果。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智能+制造”双核驱动,主干课程包括:
- 印刷色彩学与色彩管理(天津市级精品课程)
- 图文信息处理及复制技术
- 印刷原理与工艺
- 数字印刷与印刷电子等前沿领域课程实践环节引入虚拟仿真实验与校企联合项目,通过印刷质量标准与测控等实验课程强化工程应用能力。专业与天津中荣、天津长荣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建2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实现从印前设计到智能生产的全流程实训。
在科研创新层面,专业团队围绕柔性电子材料与智能印刷技术开展攻关,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例如功能印刷材料团队在摩擦纳米发电机、柔性表皮传感器等领域取得突破,相关成果直接服务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学生可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科研项目,优秀者可直接进入硕博连读通道或推荐至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深造。
就业市场呈现“传统+新兴”双轨并行特征,毕业生主要流向:
- 智能制造领域:印刷设备研发(占比35%)
- 传媒与新媒体:数字内容制作、跨媒体传播(占比28%)
- 功能材料开发:印刷电子、可穿戴设备(占比22%)头部用人单位包括杭州秉信、汕头东风等上市企业,部分毕业生入职三年内晋升为技术主管,薪资水平高于轻工类平均线15%。专业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与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海外研修机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