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新设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该专业着眼于培养储能领域的多学科综合人才,契合我国“碳中和”的远大目标,为相关技术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南京工业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目标在于造就品德优秀、信念坚定且富有责任感的人才。他们需掌握储能专业知识与技能,拥有多元知识架构、创新思维与国际眼光,能够应对复杂工程难题,未来在能源等相关领域担当领航角色。

丰富全面的课程体系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安排涉及储能技术多方面。像储能原理与技术、电化学储能等课程都是主要的学习内容,还包括热力学与传热学、能源系统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

独特鲜明的专业特性

此专业特色显著。其一,多学科交叉融合,借助能源、材料等多学科知识打造综合型人才。其二,重视实践与理论结合,设置大量实验和实习项目。其三,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提供交流学习契机。

广阔多元的就业途径

毕业生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诸多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任职。储能系统工程师、能源管理工程师等岗位都是他们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从事设计、研发和管理等工作。

专业设立的重要意义

南京工业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建意义非凡。其旨在培育储能领域多学科综合型人才,满足国家新兴产业需求。系统的课程与实践让学生能够处理复杂工程问题,在能源等相关领域开拓未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成人高考获得的证书属于全日制吗?
下一篇:浙江成人高考录取通知书何时发放?

热门推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24年新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专业,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航空发展需求。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学科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构建了覆盖绿色航空动力与储能科技的交叉培养体系。作为工信部重点支持的新工科专业,与商飞、蜂巢能源等20余家头部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平台,2024届首批招生即实现100%志愿满足率,为能源革命与航空产业转型输送复合型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评论  1个月前

南京工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南京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国家"双碳"战略,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博士点,构建"能源科学-装备设计-智能控制"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2020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2023年入选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90%,其中35%进入宁德时代、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25%保研至清华大学等顶尖学府。专业聚焦新型电化学储能和热能工程装备等前沿方向,建有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省级
 南京工业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该校与英国雷丁大学联合创办,依托全国排名第一的大气科学学科与雷丁大学全欧第一的大气科学专业资源,构建了“双一流学科+国际标准”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采用“4+0”双学位模式,2024年江苏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为588分,学费标准为57000元/年,毕业生可获中英双学位,近三年就业率100%,考研率超40%,主要流向气象业务、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但需应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工程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南京工程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响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设立的本科专业,自2017年招生以来,始终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电力、机械等领域的行业背景,聚焦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储能技术等方向,通过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致力于解决新能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为“双碳”战略输送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强调“工程意识”
 南京工程学院 评论  3周前

辽宁工业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辽宁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2023年获批的新工科专业,依托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优势学科,构建了“热储能+氢储能+电储能”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该专业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整合材料、机械、电气等多学科资源,培养能在新能源储能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工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首届毕业生将于2027年走向市场,但依托能源化学与纳米催化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已与锦州阳光能源等企业建立定向培养通道,未来发展潜力可观
 辽宁工业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