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立足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实际,通过“一体两翼”协同育人机制与“大部制”管理改革,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政策优势,将学术创新与实务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形成“学院—学部—书院”三位一体的治理架构,为区域发展输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在教学体系设计中,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学科交叉与实务导向。核心课程包含:
- 政治学通论与政府与法治奠定理论基础;
- 公共政策分析与危机管理强化决策能力;
- 现代领导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聚焦管理实务;
- 配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等专题研讨课拓展前沿视野。通过“全程数据监测”的教师画像平台,实现教学质量的动态评估与优化。学生需完成“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双轨考核,确保理论向实践转化。
专业建设深度融入学校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扁平化管理模式,将原13个科研单位与学院融合,建立“部门负责人—中心负责人—职员”三级架构,将251个行政岗位转为教学岗,强化师资力量。学部制改革整合跨学科资源,例如法学院通过读书分享会促进学术交流,引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与统计等研究方法。书院制则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跨学科交流活动培育公共管理思维。
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实施分类培养机制:
- 学术型方向侧重政府经济学与中外政治制度史研究;
- 实务型方向设置社会工作模块,涵盖社会保障与社区工作学;
- 创新实践环节引入突发事件中的公共管理模拟训练。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立人才共享机制,聘请高水平学者担任学术带头人,推动案例教学与实务课程迭代。
考核评价体系突破传统指标束缚,建立“价值贡献—产出效能—团队引领”三维评价模型。在雷安琪教授主持的读书会中,学生需完成“研究背景分析—方法论解构—学术观点批判”的完整训练,并将“培养年轻学者”纳入教师考评指标。这种改革使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与公共部门招聘中展现显著优势,就业满意度达3.8分。
专业发展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通过“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构建东西部教育资源联动机制。学费标准保持4800元/年的普惠性,同步开设网络班与周末班,运用“十一月份集中授课”模式服务在职人员深造需求。这种“学术—实践—服务”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正推动宁夏大学成为西部公共管理人才培育的高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