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铁路行业背景,以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隶属机械工程系,现有在校生近500人,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比40%的师资团队,并建立了涵盖机械设计、控制工程等领域的专业实验室。通过融合传统机械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注重实践与创新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就业方向覆盖铁路、机械制造、工程研发等多个领域。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设置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等核心理论课程,同时强化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需掌握AutoCAD和Pro/E等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并通过数控编程与应用课程掌握智能制造技术。实践环节特别设置了机械原理实验室和控制工程实训室,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共享资源,开展轨道设备检测、建筑材料性能分析等特色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
专业的培养路径呈现三大特色:
- 双师型教师主导:教师团队中既有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也有来自企业的工程师,通过案例教学将铁路轨道设备设计、工程机械故障诊断等实际项目融入课堂
- 阶梯式能力培养:
- 大一至大二夯实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 大三侧重液压传动系统设计、机电设备控制等专业核心能力
- 大四通过毕业设计与企业实习完成工程实践转化
- 创新竞赛驱动:鼓励学生参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近年团队在省级赛事中多次获奖。
就业竞争力体现在两大维度:行业适配性与职业发展潜力。约60%毕业生进入中铁系统、中车集团等轨道交通相关企业,从事设备研发、工艺设计等工作;25%进入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另有近10%学生考入燕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用人单位反馈显示,毕业生在工程图纸识读、自动化设备调试等岗位技能方面表现突出,入职半年内多能独立承担技术任务。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该专业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2023年新增智能制造仿真实验室,引入工业机器人操作平台;在课程体系中嵌入Python编程、物联网技术等前沿内容;与石家庄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基地,联合开展高铁轴承智能检测系统研发项目。这些举措使专业建设始终紧跟产业升级需求,为培养复合型机械工程人才提供持续动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