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经济学专业依托百年名校的学术积淀,构建"经济学理论+产业实践+数字技术"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全国第九),2024年校友会专业排名位列全国前15%。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数据智能与智慧管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近三年本科生深造率超57%,在科技金融与产业经济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学科根基:百年传承与交叉创新
专业以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为双核驱动,构建覆盖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的学科体系。其主导的科技金融风险评估模型被纳入央行监管框架,开发的数字经济指数支持长三角一体化监测。学科群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在《经济研究》等顶刊发表论文40余篇。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获评省级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入选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项目。
培养体系:三维能力塑造路径
课程架构
实施"基础-应用-创新"三层次培养:- 理论基石: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全英文授课)、《资本论》精读
- 技术融合:Python数据分析、Stata计量建模、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 行业特色:航空航天产业经济、科技金融风险管理、数字贸易实务
科研育人
- 大二启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生师比达1:4.2,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独创"三创贯通"模式:课堂案例研讨-中关村科技企业实训-大学生创新创业工坊
- 必修环节包含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2024年获国家级奖项12项
国际资源
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共建数字商业联合实验室,全英文课程《全球供应链金融》由MIT教授团队授课。2024届学生中,28%参与沃顿商学院商业模拟挑战赛,15%赴硅谷开展科技金融创新项目。
实践平台:产教深度融合
- 企业实训基地:覆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信证券、京东数科等头部机构
- 虚拟仿真中心:构建航空航天产业链数字孪生系统,支持经济预测模拟
- 创新创业工坊:年孵化商业计划书150+份,10个项目获千万级风险投资
实践学分占比32%,大三需完成6周深交所或国家发改委驻点实习。
职业发展:复合型人才输出
毕业生呈现"三维辐射"就业格局:
- 金融机构:38%入职中金、高盛等机构,主导科技金融产品设计
- 科技企业:25%加盟华为、大疆,构建产业链价值评估体系
- 政府部门:22%通过选调生考试进入发改委、工信部等机关
2024届硕士生参与制定的数字经济统计标准被纳入国家规范,平均起薪24万元/年。
挑战与成长建议
该专业对数理建模能力与行业洞察力要求较高,核心课程《计量经济学》涉及双重差分模型构建,《科技金融》需掌握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建议学习者:
- 提前强化Python编程与统计学基础,通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提升实战能力
- 关注本硕博贯通计划(选拔率15%),争取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双学位资格
- 职业规划时注意科技金融方向需同步修读《金融科技监管》与《风险管理》
东南大学经济学专业不仅是传统经济理论的传承者,更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者。其培养体系着力塑造"既精通经济学原理,又擅于科技产业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在航空航天强国战略与数字中国建设中,持续推动经济学理论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选择这里,意味着站在科技与经济的交叉前沿,用智慧解码产业规律,以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范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