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部唯一、全国第七家获批设立的法学类特色专业,安顺学院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立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求,构建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2022年首次招生,依托政法学院40余年办学积淀,形成“法律+信用管理”双核驱动的教学模式,2024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0.85%,考研录取率14.9%,成为文科专业中的就业标杆。
学科交叉融合是该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体系以《社会信用法》《信用风险管理原理》等为核心,融入《金融法》《商法》等实务课程,形成“法学基础+信用管理”的复合知识框架。培养方案强调法律实务与信息技术结合,设置信用评估技术、数据分析等模块,使学生具备处理信用修复、债务催收等复杂场景的能力。师资团队包含7名兼职律师和2名省级教学名师,近三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相关成果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校政企”三位一体培养链。校内建有智慧教室与法律实验室,校外与安顺市司法局、法院及贵州富慧律师事务所共建12个实训基地。实习采用“双导师制”,学生需完成:
- 参与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评估
- 协助法院执行信用惩戒案件
- 开展社区信用法治宣传
- 撰写信用修复法律意见书2024年47名毕业生中,40%的毕业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实务项目。
就业市场表现印证了培养成效。毕业生可进入三类岗位:
- 信用监管类:政府信用体系建设部门
- 法律实务类:律所、法院信用案件处理岗
- 风险管理类:银行、征信机构风险评估岗2024届学生考取研究生人数创历史新高,部分进入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深造。校企合作单位启航社工机构近三年承接贵州省30余个信用治理项目,为在校生提供实习转就业通道。
专业建设注重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学院构建包含“质量标准系统”“质量监控系统”在内的闭环管理体系,每年投入生均1.3万元教学经费。通过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毕业生达成度评价等12项指标动态调整课程,确保培养方案对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最新要求。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迭代机制,使该专业在2024年贵州省新设专业评估中获评A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