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省公办高职院校中的重点建设专业,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依托交通服务专业群,构建了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需求,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与西安地铁、中铁电气等20余家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产业的无缝衔接。第三方评测显示,2023届毕业生对学校综合满意度达98.55%,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认可度更是达到100%,这些数据印证了其专业建设的实效性。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岗位任务驱动+行业标准融入”的架构,将核心课程细分为基础、核心、提升三大模块。学生需掌握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原理、城市轨道交通联锁系统运维等关键技术,并通过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完成设备调试、故障排查等沉浸式训练。特别设置的城轨通号虚拟仿真实训室,配备TYJL-TR9型计算机联锁维护仿真系统,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地铁9号线、14号线同款设备,实现“零距离”上岗。
校企协同育人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通过“学徒班”“冠名班”等项目,企业技术骨干直接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形成“双导师”培养机制。京东物流、顶通物流等合作企业不仅提供企业奖学金,更在实训基地建设了智慧轨道通号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配备ATS列车运行监控系统、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等高端设备。这种工学交替模式使学生在大二阶段就能进入西安地铁车辆基地信号工班实习,提前积累实战经验。
从职业发展路径看,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全产业链,涵盖设备生产企业的研发测试、运营企业的设备维护、施工单位的系统集成三大领域。数据显示,超过60%的毕业生入职首年即参与地铁新线信号系统调试项目,部分优秀校友如2023届李雪梅已成长为天津津滨轻轨技术骨干。专业还建立“1+X”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课程体系,学生可考取信号工、通信工等技能证书,为进入西安地铁等国企奠定基础。
在行业前瞻性布局方面,专业紧密对接智能轨道交通发展趋势,新增虚拟现实技术(VR)、数字交互设计等前沿课程模块。其牵头组建的全国数字创意设计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企业开发了动态三维设计、信息可视化等实训项目,助力学生掌握智慧城轨场景下的新型技术应用能力。这种创新培养模式使该专业连续三年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2023年更包揽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赛项一等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