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师范方向)专业作为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重要载体,依托教育学博士点和省级重点学科,构建了贯通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创办于2003年,现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并首批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其培养目标聚焦于"四有"好老师的核心素养,通过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模式,致力于打造兼具教育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形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结构:
- 学科基础模块:涵盖教育学原理、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奠定认知科学基础
- 专业技能模块:设置小学班级管理、微格教学实训等实践课程,强化教学实施能力
- 学科深化模块:提供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数学综合性学习设计等专项训练,形成学科专长特别设置艺术素养课程群,要求学生在琴法、声乐、舞蹈、美术中至少选修两门,培育审美教育能力。
培养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
- 协同育人机制:依托教育基本理论团队、课程与教学论团队等六大教师团队,形成跨学科教研共同体
- 实践体系贯通:构建"见习-研习-实习"三阶递进模式,与成都市第三幼儿园等15个实践基地建立深度合作
- 前沿成果转化:整合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将学习科学最新发现融入教学设计
该专业师资队伍具有81%博士化率,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约20%进入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等省级示范学校,15%考取北师大等名校研究生。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班级管理能力和学科融合教学水平的满意度达92.3%。
在质量保障方面,实施OBE成果导向评价,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持续监测,近三年专业认证核心指标持续优于全国同类院校均值。这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使该专业在中国大学专业评价报告中稳居全国前10%。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