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的税收学(智能税收)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校在财经领域的学科优势,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财税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需求,构建了“财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交叉融合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双轮驱动,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财税理论、具备智能税务处理能力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政府部门、企业及中介机构输送新型财税专业力量。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财税基本理论,熟练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解决税收领域的实际问题。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税收概论、财政学、宏微观经济学等,夯实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
- 专业核心模块:聚焦税法、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等实务课程,同时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机器学习与税收数据挖掘等技术类课程;
- 智能融合模块:设置大数据财税应用、数字经济与税收治理等前沿课程,强化学生对智能征管系统和税收风险管控工具的实操能力。课程设计中还特别强调财务与法律素养的双重培养,例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等跨学科课程。
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通过“理/实/虚”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实验平台:依托广东财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智能税收征管综合实验系统,开展虚拟仿真训练,例如使用全数据视角下税收风险管控系统进行案例模拟;
- 校企合作:与税务局、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共建30余个实习基地,提供“顶岗实习”“税务志愿者”等实战机会;
-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安永税务精英大赛等赛事,近四年获省级以上奖项超50项。此外,学院开发的税收数字化专题课程和智能财税数字教材,进一步推动教学与行业前沿接轨。
就业前景与学术资源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税务部门、海关、财政机关及企业智慧财税管理岗位,近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较高水平。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博士学历教师占比83%,并聘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依托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研究团队,学生可参与税收政策分析、国际税收规则比较等科研项目。对于深造需求,学院提供本硕连读国际化项目,并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
报考建议与招生信息
该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25年计划通过高考统招及高级研修班两种途径选拔学生。统招批次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与逻辑分析能力,高级研修班则面向在职人员开设周末授课班,学费为20,000元/学年。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课程强调Python语言、RPA财务机器人开发等技术工具的应用,建议考生提前接触基础编程知识。对于有志于投身智慧税务改革和跨境税收服务的学生,该专业将是极具竞争力的选择。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