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发电运行技术专业(原火电厂集控运行)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电力行业特色专业,依托广西唯一公办电力类高校的行业背景,形成了鲜明的职业导向和就业优势。该专业以培养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集控运行与维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仿真训练和校企合作的多维培养模式,为能源行业输送了大量紧缺人才。以下将从专业内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训平台及就业方向等角度展开分析。
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
该专业聚焦火力发电全流程控制,重点覆盖锅炉、汽轮机、电气设备三大核心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学生需掌握火电机组从启动到停运的全周期操作技能,包括设备参数监控、异常工况处置及生产优化等能力。培养方向分为火电、垃圾焚烧发电、核电常规岛三大领域,适应不同能源类型的运行需求。专业强调低碳清洁运行理念,融入智能控制技术,推动传统火电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应用。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以电厂设备运行为主线,构建了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链路:
- 专业基础课:热工基础、流体力学、电力安全等奠定能源转换与设备原理基础;
- 核心技能课:
- 锅炉设备及运行:涵盖燃烧调控、汽水系统管理;
- 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涉及热力循环与故障诊断;
- 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强化电网接入与保护系统操作;
- 特色拓展课: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等紧跟行业趋势。
通过单元机组运行仿真实训和脱硫脱硝设备实操,学生可模拟真实生产场景,提升集控操作能力。
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教学团队由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组成,兼具学术深度与行业经验:
- 谌莉教授作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将企业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
- 黄燕生副教授带领学生在全国火电机组集控运行竞赛中多次获奖,体现“以赛促教”理念;
- 李明工程师依托670MW大型电厂运行经验,开发循环水管理、废水零排放等实战课程。
团队拥有电力仿真培训指导师、集控值班员考评员等资质,确保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无缝对接。
实训资源与校企合作
专业建成单元机组运行仿真实训室、循环流化床实训室等校内基地,配备与阳西海滨电力等企业同步的DCS控制系统。校外与华润电力、国投钦州发电等央企建立合作,开展垃圾焚烧发电运行维护、核电常规岛检修等岗位实训。学生可考取发电集控运维、垃圾焚烧发电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毕业即上岗”。近五年专业平均就业率达97.73%,毕业生入职中电防城港、宝钢湛江等头部企业,部分进入核电站常规岛技术岗位。
职业发展与行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面向大型火电厂集控值班员、热电联产企业运行工程师等岗位,承担机组启停、参数优化及故障处理职责。随着综合能源服务与碳中和政策推进,专业新增生物质发电、智慧能源管控等方向,拓展新能源运维领域就业空间。职业晋升路径清晰,可从巡检员发展为值长、技术专工,部分优秀人才进入电力设计院或担任发电项目负责人,成为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