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基础发展而来,深度融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工程,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以实践为导向,构建了覆盖理论、实验、项目开发的全链条教学体系,并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路径。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以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为核心基础,延伸至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进阶课程,同时融入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应用等前沿方向。实践环节占比突出,设置电子制作实践、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物联网项目开发等实训项目,学生从大一至大四逐步完成从基础电路制作到企业级项目开发的进阶训练。例如,大一年级即可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制作,大四年级具备主持复杂项目开发的能力。
教学模式强调“Learning in work”理念,采用探索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认知—研究发现—总结提高”的流程主动学习,例如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自主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并实施,教师实时进行质量评估与反馈。同时,专业引入华为、中兴等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刷课题”项目式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级研发流程。这种模式有效缩短了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期,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2024年达94.53%。
实践资源配置上,学院拥有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等24间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超5261万元,实验设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制,学生可随时使用免费耗材进行自主实验,并配备工程导师提供科研指导。此外,学院与哈尔滨新中新集团、东软集团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可在真实工业场景中完成毕业设计,优秀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录用依据。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广泛分布于5G通信、智能硬件、工业控制等领域,典型岗位包括电子产品开发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信号处理技术员等。数据显示,约30%毕业生入职京东方、华为等知名企业,部分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海外拓展项目进入国际化岗位。专业还积极布局“俄语+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莫斯科州国立社会人文大学开展课程共建与师生互访,为“一带一路”建设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