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设立于2008年,是该校机械工程学院的校级一流专业。该专业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核心,紧密对接四川省及成都市智能制造、自动化仪器仪表等产业需求,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覆盖240余名在校生、超600名毕业生的培养规模,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成为区域仪器仪表行业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
学科架构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构建了"电子+控制+仪器"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电子学基础理论与测量控制技术的系统学习,学生将掌握从传感器设计到智能仪器开发的完整技术链条。专业定位聚焦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仪表两大方向,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省级科研平台,形成"理论-仿真-实操"递进式培养路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毕业生需具备仪器系统研发、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和企业运行管理三大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奠定硬件开发能力;
- 控制技术课程:自动控制原理、PLC原理及应用、FPGA技术与应用强化系统设计能力;
- 专业深化课程: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嵌入式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技术培养创新应用能力。
特别设置的电子线路辅助设计与精密机械设计课程,将工程设计软件应用融入教学,确保学生掌握Altium Designer、SolidWorks等工具的实际操作。
实践创新与产教融合
专业实施"竞赛驱动+项目制学习"培养模式:
- 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平台,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奖项42项
- 推行本科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横向课题
- 与成都经开区、天府新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建立实习基地,开展智能仪表开发、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校企合作项目
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汽车家电、机电设备、IT等行业实现75%高质量就业率,部分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东方电气等龙头企业。
发展前景与深造通道
作为ESI全球前1%工程学科的支撑专业,其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 技术迭代加速:专业新增工业物联网、机器视觉检测等前沿课程,响应智能制造升级需求
- 深造比例提升:近年研究生录取率突破25%,多名学生进入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
- 区域产业协同:成都市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万亿级产业集群,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年均2000+岗位需求,涵盖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职位
值得关注的是,专业正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体系持续优化,预计2026年完成认证后将成为西南地区仪器类人才培养的标杆专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