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省内数学教育领域的标杆性专业,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鲜明的培养特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该专业自1941年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时期创立以来,始终以"立足贵州、辐射西部"为定位,形成了"师范教育+应用创新"的双轨培养体系,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B+层级,在全国师范类院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平台方面,该专业依托数学科学学院构建了完整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准)、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3年获批),并建有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教师团队在《Advances in Mathematics》《数学教育学报》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重量级奖项。这些平台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提供通道,例如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体系,学生可深度接触数值分析和数学软件等前沿领域。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采用"四维融合"架构:
- 数学基础课程: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为核心,着重训练抽象逻辑思维
- 教育素养模块:包含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数学教育研究,配备微格教室进行教学技能实训
- 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设置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实践课程,与华为、东软等企业合作开发应用课题
- 学科交叉拓展:开设金融数学、数据科学等方向选修课,支持学生考取精算师或数据分析师资格认证
该专业师资团队呈现"高学历+强实践"特征,现有专任教师61人中,教授20人、博士42人,其中包括教育部数学教指委委员和贵州省省管专家。特色教学团队如数学教育研究所,首创"双导师制"——由高校教师与中学名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教学实践,确保毕业生掌握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和课堂互动设计等核心教学能力。近三年师范生在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率达35%,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就业与深造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
- 教育领域:60%毕业生进入中学任教,其中35%任职于省级示范性高中
- 科研升学:每年约25%学生考入北大、中科院等顶尖院校攻读硕士,博士点年均培养50名高层次人才
- 行业应用:15%毕业生进入金融科技、大数据分析领域,起薪达12-18万元/年
-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通过统计学与运筹学课程优势,部分学生进入统计局、教育局等政府部门
在区域教育服务方面,该专业深度参与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师120余名,开发的民族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已在黔东南州20所中学试点推广。2024年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彰显其在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中的特殊贡献。这种"理论创新+实践服务"的双向循环,使专业建设与地方发展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