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宽适应性、社会服务性、实用性与专业性”为培养定位,构建了覆盖0-3岁儿童成长全周期的教育体系。该专业通过岗课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国家托育政策的推进和社会需求的增长,该专业已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方向,其课程体系、实训资源和就业渠道均体现了鲜明的职业导向。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核心课程聚焦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框架。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0-3岁儿童心理发展、婴儿教育学、婴幼儿照护与保育、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等10余门课程,覆盖婴幼儿生理护理、疾病预防、教育指导等关键领域。公共基础课程则强化人文素养与科学思维,例如通过婴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课程培养数据化评估能力,借助托育机构环境创设课程提升空间规划与管理能力。这种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儿童发展规律的同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视角。
实训资源建设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校内建有20余个专业化实训室,包括婴幼儿营养与膳食实训室、感统训练室和行为观察室,模拟真实托育场景的操作流程。校外与皖嫂家政、未来园托育机构等7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形成覆盖课程见习、岗位实习的实践网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正在建设的岳家湖校区儿童发展中心和托幼一体化数字实训中心,将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婴幼儿照护的沉浸式教学,推动传统实训向数字化转型。
专业师资团队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构建了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现有专兼职教师4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人、硕士研究生19人,包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婴师等职业资格持有者。团队依托安徽省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平台,近五年完成省级教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蒙特梭利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等特色课程内容。这种“研教融合”模式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接轨。
在就业与升学路径上,毕业生可从事幼儿园教师、育婴师、营养保健师等岗位,覆盖托育机构、早教中心、社区服务机构等领域。近三年专升本录取率持续攀升,2023届199人成功升学,凸显专业教学与学历教育的衔接优势。学校还通过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强化学生职业竞争力。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职业道德素养、保教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超过95%,印证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该专业的发展始终紧扣托幼一体化趋势,通过建立阜阳市托幼一体化研究中心,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服务模式创新。未来,随着儿童早期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这种以实践为导向、以科研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持续为区域托育行业输送懂理论、会操作、善管理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