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财贸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立足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数学、信息理论和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紧密结合经济、管理等学科优势,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和智能化教学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财会、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理论学习-仿真训练-实战应用”三级递进的教学链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专业建设紧跟行业趋势,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行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理论模块,同时嵌入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强化实践能力,课程设置采用“课证项”知识结构体系,配套开发了智能技术综合项目实践等实战型课程,通过RPA财务大模型虚拟沙盘和AI网络仿真系统实现全流程业务模拟。这种“赛训练”模式不仅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还支持考取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专业建设注重基础设施与校企协同,已建成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和WEB应用开发实训室,配备大数据实时分析、模拟仿真等先进设备,可容纳百余人同步开展实训。与浪潮集团合作的“3+1”培养模式,将企业案例引入课堂,由工程师团队实施“传帮带”教学,确保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平滑过渡。此外,与营口信捷网络科技等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提供接触行业前沿技术的真实工作场景。
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学校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场景。例如,运用DeepSeek大模型重构课程设计,开发AI教学智能体“欣欣老师”提供24小时个性化辅导,并通过VR历史场景重建技术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这种“数智课堂”新范式使学习效率显著提升,例如《网络工程》课程中,学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即可完成复杂网络拓扑设计,实践周期缩短50%以上。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毕业生可在经济、金融、体育等领域从事智能系统开发、数据分析、运维管理等工作。数据显示,算法工程师等岗位需求增幅超100%,起薪处于各行业前列。学校还通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平台,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1项,助力530余人次提升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这种“以赛促学”机制,使学生在求职时更具优势,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