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院作为国内首个以"中医养生"命名的特色学院,自2015年获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中医养生文化理论精髓为核心使命。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学院已构建起涵盖本科教育、硕士培养的完整育人体系,形成以中医养生学为核心,健康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管理、食品营养与健康为支撑的学科集群。依托贵州省大健康战略背景,学院通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培养出千余名具备中医养生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校生规模已达1769人,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独具特色的创新实践标杆。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实施战略性布局调整:
- 2022年划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并获批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 2023年新增"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
- 2024年设立"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并实现当年招生这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模式,使学院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完整专业链,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年均增长超30%。
师资队伍建设突显高学历、年轻化特征:
- 专任教师博士占比从建院初期的90%提升至2024年的100%
- 组建含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的学术梯队
- 培育出省级教学名师2人,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4人次通过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构建起覆盖中医养生学导论、中医药膳学、中医运动养生学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团队,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开发出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形成"理论+实训"的特色培养体系。
科研创新体系以学科交叉为突破口: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与"治未病"工程中心联动开展基础研究
- 中医健康评估室与药膳加工实训室支撑应用技术转化
- 近五年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1项,科研经费突破600万元重点围绕中医药膳标准化、中医养生技术推广等方向,发表核心论文8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格局。
社会服务方面构建起立体化实践平台:
- 连续举办四届"中医养生周"活动,开发"一日一膳"等品牌项目
- 组建博士团队开展社区义诊,年均服务群众超5000人次
- 建立贵州省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年培训从业人员300人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和校企合作,将药膳制作、茶艺养生等特色技术转化为健康服务产品,助力"健康贵州"建设。
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 构建"中医经典+现代健康管理"课程模块
- 设立中医健康评估、书画养生等特色实训室
- 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健康管理情景模拟沙盘大赛等专业赛事2025届毕业生在春季招聘会中实现现场签约98人,就业方向覆盖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企业等多元领域,展现出强劲的专业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