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商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自2023年通过教育部备案以来,已成为云南省三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该专业以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为定位,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协同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依托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资源优势,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覆盖机械、电子、控制、编程四大领域的培养框架。
培养体系:OBE教育理念驱动实践能力
专业采用成果导向教育(OBE)模式,形成"理论+实训+竞赛"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
- 校内实验实训:嵌入式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等设施支撑基础技能训练;
- 虚拟仿真与校外实践:通过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深化技术应用;
- 学科竞赛驱动创新:承办2024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省级赛事,推动赛教融合。
课程设置:省级一流课程引领技术前沿
四年制课程体系突出模块化进阶特征:
- 基础模块:第一学年聚焦电工电子技术与工程图学,夯实机械设计与编程基础;
- 核心能力模块:第二至三学年开设机器人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技术等核心课程,其中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获评省级一流课程;
- 综合应用模块:毕业学年重点强化机器视觉与系统集成能力,通过机器人综合设计实训完成技术闭环。
师资力量:教学名师领衔双师型团队
专业教师团队由何博等省级教学名师领衔,具备以下优势:
- 科研与教学双优:团队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 竞赛指导经验丰富: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20余项;
- 行业背景深厚:教师持有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资质,实现课堂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实践平台:西门子产业学院赋能产教融合
校内建有三大实验集群:
- 智能制造实训群:包含自动控制实验室、智能制造生产线实验平台;
- 人工智能开发群:依托科大讯飞资源开展机器视觉算法研究;
-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与昆船重工、北汽新能源等企业共建20余个实践基地,提供工作站实习机会。毕业生可考取CAD证书、机械CE认证等6类职业资质,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
就业前景:十大高薪岗位领域人才缺口显著
作为国家新工科紧缺专业,该领域呈现两大趋势:
- 岗位需求多元化:涵盖机器人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系统集成服务等产业链环节;
- 薪酬竞争力突出:据学院统计,毕业生平均起薪达5200-6000元,且90%以上实现高质量就业。典型雇主包括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服务商及人工智能研发机构。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