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省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和省级一流专业,凯里学院音乐学专业依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了兼具师范教育特色与民族艺术传承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7年独立招生以来,已形成以音乐理论为基础、实践技能为核心、民族艺术为亮点的教学框架,培养出大量扎根基础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凯里学院音乐学专业以“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课程设置涵盖声乐、钢琴、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等传统音乐学科,同时融入苗侗歌演唱、民族器乐、黔东南民族民间音乐等特色课程。通过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舞台表演等进阶课程,强化学生音乐创作与教学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还开设中学音乐教材教法类课程,突出师范教育属性,毕业生可胜任初高中音乐教学或文艺团体工作。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8人,博士及在读博士占比达23%,并聘请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学硬件设施包括:
- 144间琴房及音乐厅、录音棚、数码钢琴室等专业场地
- 民族歌舞实训室和苗侗音乐文化研习基地
- 与黔东南州歌舞团、西江千户苗寨等共建的12个实践基地
实践平台与就业前景
学生可通过阿仰欣苗歌合唱团、民乐团、芦笙队等艺术团体参与实践,近年获国家级奖项30余项,包括央视春晚演出、国际合唱节金奖等。就业方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主要流向:
- 基础教育领域(占60%以上)
- 专业文艺团体与文化管理机构
- 民族音乐研究与非遗传承岗位
发展潜力与区域影响
作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研培基地,该专业在苗侗音乐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出版民族音乐专著20余部。其“金课”建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使专业在2023年全国应用型音乐学专业排名中位列第83名。但需注意,学校在艺术创作类大型活动举办频率、跨区域学术影响力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