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2002年升本以来,始终是该校重点发展的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设有应用统计和数学教育两个方向,在2016年福建省本科专业评估中,从全省17所参评高校中脱颖而出获得第5名。依托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的学科平台,专业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特色,毕业生既能在教育领域从事数学教学,也能在数据分析、信息管理等领域发挥专业价值。以下从培养体系、教学资源、就业前景等角度展开具体分析。
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方面,专业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培养理念。数学教育方向聚焦中学数学师资培养,要求掌握数学学科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涵盖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基础学科,以及数学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等教育类课程。应用统计方向则侧重数据分析能力,开设概率论、数理统计、大数据技术导论等核心课程,结合Python程序设计、数学建模与实验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个方向均设置校级一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并建有数学建模实验室等专业实践平台。
教学资源与科研实力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学院拥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16人、博士18人,并柔性引进闽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科研方面形成运筹优化与图论、微分方程与微分几何、统计分析与大数据技术三大创新团队,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8篇(含SCI/EI检索42篇)。学生可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数据挖掘挑战赛等学科活动,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和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提升实践能力。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师范类毕业生可通过定向培养进入中学任教,非师范类毕业生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从事数据分析、算法开发等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稳定,部分学生考入985/211高校攻读研究生。值得关注的是,学院与数字福建旅游大数据研究所等省级科研平台深度合作,为学生参与智慧农业、旅游数据分析等项目提供独特机遇。
从专业建设角度看,该专业持续推动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例如在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建设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承担着算法基础与数据分析模块的教学支撑。这种学科生态既强化了传统数学学科的优势,又通过“数学+计算机”的交叉培养模式,提升了毕业生在智能时代的竞争力。对于意向报考的学生而言,需重点关注数学思维能力与编程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合理选择师范类或应用统计类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