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BIM设计与应用)专业以培养适应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建筑教育底蕴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的办学实力,深度融合BIM技术、GIS技术与智能建造等前沿领域,构建了覆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教学体系。在当前建筑业加速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这一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成长路径,成为行业紧缺人才的摇篮。
核心培养方向聚焦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能力与智能建造管理。学生需掌握建筑工程土建识图、设备识图、BIM土建建模与BIM设备建模等基础技能,同时通过智能建造技术和GIS技术应用课程,提升对施工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能力。专业特别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既能应对当前行业需求,也能适应未来技术迭代。
课程体系设计围绕三大模块展开:
- 基础能力模块:包括《建造构造与识图》《结构构造与识图》等课程,夯实建筑设计与识图基础;
- BIM技术模块:涵盖《BIM基础与实务》《BIM设备应用》《BIM施工应用》等核心课程,系统培养建模与协同设计能力;
- 智能建造模块:通过《智慧工地管理》《智能建造技术》等课程,使学生掌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融合应用。此外,顶岗实习环节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程项目对接,强化职业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资源是专业的突出优势。学校建成“互联网+”校内实训智慧工场,整合建筑结构智能认知平台与施工工艺虚实一体平台,实现从BIM建模到施工模拟的全流程训练。例如,学生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完成复杂钢结构节点的深化设计,或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中演练施工进度与安全控制。这种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设备与场地限制问题。
就业前景紧密对接建筑业数字化升级需求。毕业生可从事BIM技术应用、智能施工管理、工程咨询等岗位,覆盖设计、施工、运维全产业链。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职业发展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担任BIM建模工程师或施工员,中期晋升为BIM项目经理或智能建造工程师,后期可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顾问等高端岗位发展。2025年该专业计划招生15人,学费为7500元/年,校区位于杭州萧山,教学资源与区位优势显著。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