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作为云南省首家开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紧跟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需求,构建了以“智能电子+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为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汽车智能化设备生产、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和新能源汽车维护三大方向,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具备电子系统装调、传感器标定和智能终端开发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嵌入式系统、车载网络技术与自动驾驶原理,形成“理论+实训+认证”的立体化教学框架。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
该专业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为核心,覆盖智能终端安装调试、ADAS系统测试和线控底盘技术三大技术领域。培养目标强调掌握汽车微处理器应用、车载总线协议解析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维护能力,使学生能胜任智能汽车辅助研发、电子设备生产检测等岗位。通过引入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联合开发智能悬架系统和电子电路制版等前沿课程,强化学生对智能交通生态系统的认知。
二、课程体系与技术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模块+方向深化”结构:
- 电子技术基础模块:包括汽车电工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传感器原理,构建电子系统设计能力;
- 智能技术核心模块: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车载网络与总线技术及Python编程,培养车联网数据处理能力;
- 实践创新模块:通过智能汽车仿真实训、ADAS系统标定等环节强化工程应用。特别设置电子线路辅助设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Altium Designer等工具完成电路板开发。
三、实践教学与职业认证
专业构建三级实训体系:
- 基础技能层:在校内完成汽车总成拆装、电控系统诊断等实训;
- 专项能力层:依托企业资源开展智能终端安装、线控技术调试等项目;
- 综合创新层:参与智能网联汽车路测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真实项目。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中级/高级)、汽车装调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认证。
四、就业前景与升学通道
毕业生主要面向三大就业领域:
- 智能汽车研发端:担任电子系统辅助设计工程师,参与车载智能终端开发;
- 生产制造端:从事智能化设备装调、传感器标定及质量控制;
- 售后技术端:承担智能网联汽车故障诊断、OTA升级维护等工作。数据显示,合作企业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岗位起薪普遍高于传统汽修行业30%。升学方面可通过专升本进入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等本科专业,实现技术能力纵向延伸。
该专业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模块化课程包和技能竞赛平台,形成“教-学-做-创”闭环。例如引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课程包,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学生在学习底盘线控技术时可直接操作企业提供的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设备。这种“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工程师”的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V2X通信、高精地图应用等产业新技术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