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黑龙江省内开设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专业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农林牧渔大类专业群的办学基础,构建了以森林文化、生态旅游、康养服务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三年制专科教育,通过“理论+实践”双轨教学模式,面向生态景区、康养基地、自然教育机构等场景,培养兼具生态资源管理能力和服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将动植物保护、旅游地理、政策法规等基础课程,与森林康养实务、产品营销、景区管理等核心技能模块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化知识结构。
在培养定位上,该专业着重强化“工匠精神+信息素养”的双重能力塑造。学生需掌握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具备撰写导游词、组织游客的现场讲解能力,同时能完成康养项目设计、食疗方案制定等实操任务。例如,通过森林生态资源利用课程,学生可系统学习如何运用GIS技术进行生态数据管理;而自然教育产品策划课程则训练其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研学活动方案。这种能力矩阵的设计,使毕业生既能适应传统旅游服务岗位,也能在森林康养基地运营、生态产品开发等新兴领域发挥作用。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校内外联动”机制,构建了多层次实训体系。校内实训中心模拟生态景区服务场景,开展游客接待流程演练、康养项目沙盘推演;校外则与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基地建立合作,安排学生在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等真实场景中进行岗位轮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将突发情况处理能力纳入实训目标,例如在森林康养课程中设置急救技能训练模块,确保学生掌握心肺复苏、外伤处理等应急技术,这种“安全服务一体化”的培养思路显著提升了职业竞争力。
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体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考取导游资格证进入旅行社,也可从事生态景区大数据分析、康养产品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岗位。根据学院公布的就业数据,部分学生通过“专本衔接”项目升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近三年专升本成功率超过68%。校企合作单位如黑龙江森工集团的定向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了森林康养师、生态研学导师等新兴岗位的就业机会,其薪资水平较传统旅游服务岗位提升约30%。
学院通过经济管理学院统筹专业建设,整合旅游管理、酒店数字化运营等关联专业的教学资源。在2025年单独招生简章中,该专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管理类方向,并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等单位共建产学研基地。这种“专业群协同发展”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森林生态核心课程的同时,可选修电子商务、健康管理等拓展课程,形成“生态+康养+数字化”的复合知识结构,有效应对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