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的动画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培养兼具艺术创作观念与产品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协同育人、项目驱动教学等模式,助力学生在动画、游戏、影视后期等领域实现职业发展。其特色在于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网络,近年来更以多项国家级课题成果和创新创业奖项凸显专业实力。
学科定位与培养方向
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设置影视动画创作、游戏美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应用三大方向。学生需掌握动画运动规律、三维建模技术等核心技能,同时培养创意研发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毕业生可进入动画制作机构、互联网平台、影视公司等从事策划、设计、运营工作,覆盖从前期脚本创作到后期传播推广的全流程岗位。例如,学生参与开发的数字化文化剧演绎项目通过绿幕拍摄与后期合成,将传统文化场景数字化,已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板。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采用“基础理论+项目实训”双轨制,核心模块包括:
- 原画与运动规律:涵盖原画技法、动画运动规律等实践课程,强化手绘与数字化表达;
- 三维动画技术:重点学习Maya、3D Max等软件应用,结合影视后期合成技术;
- 创意开发:通过动画脚本写作、卡漫创作等课程培养原创能力。教学团队引入国家一级美术师、电影学博士等行业专家,采用“双师型”教学模式,例如长春电影制片厂原美术师驻校指导创作,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
实践平台与行业对接
专业构建了“校内工作室+企业基地”双元实践平台,具体资源包括:
- 国家级课题支撑:依托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开展动画口述史研究;
- 赛事孵化机制:组织学生参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中国国际动漫节等赛事,近年作品曾获“金猴奖”提名;
- 校企联合项目:与牧哲教育等机构合作开发儿童传统文化体验产品,实现教学成果市场化转化。2023年数据显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选全国年会比例达辽宁省前十,部分团队获“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铜奖。
师资力量与学术影响
教学团队由**国家外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