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上海杉达学院的产品设计(数字设计方向)专业立足行业前沿,以培养数字产品艺术设计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聚焦网络视听产业与交互媒体设计领域,通过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设计思维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以微电影短视频开发和数字影视制作为特色的培养体系。随着数字媒体产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激增,这一专业方向通过交叉学科课程与实践实训,为学生构建了从创意策划到技术落地的完整能力框架。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围绕数字媒体表达与传播方式创新展开。核心课程包括:
- 剧本创作与分镜头设计,强化叙事能力
- 数码摄影摄像与数字影视后期合成,掌握全流程制作技术
- 交互媒体设计与影视特效制作,培养界面交互与视觉表现力实践环节通过数字影音频制作编辑、UI设计等实训,使学生掌握Premiere、After Effects等专业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可考取数字媒体交互设计(高级)和界面设计(高级)职业技能证书,这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教学特色体现在双师型教师团队与产业资源整合。5名专职教师均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上海笑果文化传媒等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课程体系与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形成交叉,例如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数字导视系统开发。这种跨学科融合使学生在产品原型开发时能兼顾实体产品与数字服务,如为市政设施设计智能交互界面。
就业方向覆盖数字创意产业全链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影视动画:从事影视编导、特效包装
- 交互设计:担任UI/UX设计师、用户体验研究员
- 数字产品开发:参与短视频平台功能设计、智能硬件界面开发近三年就业单位包括百视通网络电视、麟狮互动文化传播等头部企业,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值得关注的是,约30%毕业生进入网络视听内容生产领域,这与专业设置的微电影短视频制作特色高度契合。
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特别强调审美能力与技术应用的平衡发展。通过数字媒体网络传输技术课程,学生不仅掌握H5、AR等呈现技术,还需理解5G传输协议对内容格式的影响。这种技术底层认知使毕业生在应对行业技术迭代时更具适应力,例如在元宇宙场景设计中能快速掌握虚拟制片流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