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首批开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6所高职院校之一,近年来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构建了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方式,形成了课程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的教学模式,为四川文旅产业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
该专业面向旅行社、研学基地、文博场馆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研学活动策划、课程设计、安全管理和项目运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体系包含:
- 研学旅行政策与趋势分析:结合《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政策,解析行业发展动态
- PBL项目式教学:通过"编制详案""案例展示"等模块强化实践创新能力
- 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涵盖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等实操训练
- 跨学科融合课程:整合教育学、旅游管理、心理学等学科知识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学院与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共建中智研学猫产业学院,形成"理论+实践+认证"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 双导师制教学:企业专家参与"研学线路规划""学生手册设计"等课程开发
- 阶梯式实训体系:
- 校内:龙凤产教园区智慧研学实训室模拟场景
- 校外:遂宁市青少年实践基地开展角色扮演与项目实操
- 证书融通机制:将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中级)证书考核标准嵌入课程,实现"课证互通"
就业竞争力与行业认可
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研学导师、课程设计师、营地运营等岗位就业率达93%。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 复合技能认证:学生可同步获取教育部1+X证书与文旅部岗位能力证书
- 项目经验积累:通过"红色研学""生态科考"等主题项目库实践,人均参与3个以上真实项目
- 区域服务优势:依托遂宁作为成渝交通枢纽的区位,重点培养服务川渝研学走廊的专业人才
持续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院构建了贯穿职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 终身学习平台:建立学员社群,定期举办研学活动案例研讨会
- 政校企协作机制:参与四川省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标准制定
- 社会培训服务:面向在职人员开设1280元/人的中级技能培训,包含线上课程与基地实操
数据显示,2023年该专业文科专科批录取分数线较四川省控线高出42分,反映出社会认可度的持续提升。随着《"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这种融合教育属性与服务属性的专业培养模式,正在成为文旅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样本。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