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辽宁省仅有的四所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高校之一,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依托其IT办学优势,精准对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需求。该专业于2023年获批设立,瞄准327万网络安全人才缺口的行业现状,构建了产教融合的育人体系,通过"双导师制""学徒制"等创新模式培养渗透测试、安全运维、安全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网络安全协议分析、Web安全与防护等前沿技术,实践教学占比超过35%,形成从基础理论到实战应用的全链条培养路径。
一、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工程实践
- "3+1"分段培养:前三年侧重理论教学与基础实践,通过网络安全实验室和网络攻防实验室开展渗透测试、漏洞挖掘等实训;第四年进入企业开展定制化培养,与紫光云数、深信服等十余家企业联合实施"云平台开发""安全运维"等专项训练。
- 双导师协同育人:校内导师负责密码学、操作系统安全等理论教学,企业导师主导真实项目开发,辽宁省网警支队、奇安信等机构深度参与课程设计,近三年获批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
- 学分置换机制:大二起企业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学徒制培养,将企业项目转化为实践学分,构建网络安全方案设计→攻防对抗→安全评估的闭环训练体系。
二、课程体系凸显实战导向
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对接CISP、CISSP等行业认证标准,构建三级进阶式教学模块:
- 基础层:涵盖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工科基础课程
- 核心层:聚焦网络安全协议分析、网络攻击与防御等核心技术
- 应用层:通过"网络安全编程实践""攻防项目实战"等实训课程,强化CTF竞赛所需的逆向分析、漏洞利用能力
特别设立安云网络安全社团和红客联盟,近三年指导学生斩获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三等奖、"绿盟杯"省级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2023年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网络安全赛项中包揽二等奖。
三、就业前景与行业衔接
根据《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白皮书》,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安全服务运维(平均月薪7579元)、渗透测试工程师等岗位,就业方向覆盖:
- 政府机关及金融机构的安全防护
- 网络安全企业的产品研发与风险评估
- 云计算企业的安全架构设计
校企合作单位包括东软集团、启明星辰等头部企业,通过"网络安全工作室"承接企业真实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DDoS防护、APT攻击溯源等实战任务。数据显示,参与定制培养的学生就业率达98%,部分优秀学员入职当年薪资突破15万元。
该专业通过"以赛促学、以产带教"的育人机制,将网络空间安全法律法规教育融入实训环节,构建起覆盖"技术能力-职业素养-法律意识"的三维培养体系,为破解我国网络安全领域"高精尖缺"人才瓶颈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