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辽宁师范大学通过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细胞生物学省级特色优势学科的支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校生物技术专业自设立以来,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形成了以生物检测、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教学特色。专业注重将国际化视野与区域服务能力相结合,培养的毕业生在生物制药、科研院所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竞争力。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立足服务辽宁及全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旨在培养掌握生物科学基础理论与现代实验技术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专业技能实践,学生需具备生物检测分析、科研项目开发和科学普及等核心能力。培养方案明确要求毕业生既能胜任实验室技术岗位,也能在生物技术企业从事产品研发与管理工作。例如,专业课程设置中特别强调基因操作原理和微生物发酵工程等前沿技术的学习。
学科资源与师资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拥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和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为生物技术专业提供高层次学术支撑:
- 科研平台:包括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生物技术与分子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
- 仪器设备:配备超高分辨成像显微系统、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等价值超6000万元的先进设备
- 师资结构:专任教师中85%具有博士学位,50%拥有海外经历,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特聘教授3人
教授团队在肿瘤细胞信号传导、干细胞转化医学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例如邹伟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这种科研实力为本科生参与国家级课题提供了实践机会。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基础理论与产业需求结合的特点:
- 核心理论课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构建学科知识框架
- 技术实践模块:动物细胞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等培养学生实操能力
- 创新拓展课程:生物信息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对接新兴产业需求
采用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在《生物大分子》等课程中引入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实验教学依托省级虚拟仿真中心,通过串联质谱引导纯化系统等设备开展真实科研项目训练,近三年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17篇。
升学就业与专业优势
根据2024年校友会排名,该专业位列全国生物技术专业第96名,属于中国区域一流专业。毕业生发展呈现多元化特征:
- 升学方向:30%进入中科院、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攻读硕士
- 就业领域:45%任职于华大基因、药明康德等生物技术企业
- 区域贡献:25%毕业生参与辽宁省海洋药物开发等地方产业项目
专业依托细胞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肿瘤靶向治疗等领域形成研究特色。与日本冈山大学等建立的国际合作网络,为学生提供海外研修和联合培养机会,如赵春晖副教授指导的团队已在活性多肽合成方向取得专利成果。
报考要求与发展建议
报考需选考物理+化学科目,建议考生强化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校期间可参与学院设立的省级创新团队项目,通过科研导师制接触前沿课题。对于计划创业的学生,学院联合大连市科技局设立的归国人员基金提供项目孵化支持。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专业正在建设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未来将增设人工智能与生物信息交叉课程,以适应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