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与食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山西师范大学于2021年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成为教育部引导性布局的新农科专业。该专业以食品科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为学科基础,旨在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营养健康管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依托工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学生不仅能掌握食品营养分析的核心技术,还能参与社区健康服务、功能食品研发等实践项目,适应社会对大健康产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双重塑造。课程设置围绕食品营养与健康关系展开,核心理论包括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公共营养学等,同时融入健康教育与管理、营养与疾病预防等应用型知识模块。通过“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优秀本科生可免试攻读研究生,近年平均升学率达37%,为科研深造提供通道。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 实验课程:涵盖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营养生物化学实验等基础技能训练;
- 综合创新实训:包括营养设计综合实验、健康管理社区服务;
- 产业实习:在食品加工企业、检测机构完成生产认知实践与工厂实习。这种设计强化了学生解决食品营养评价、健康干预方案设计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从事营养咨询、功能食品开发、食品安全监管等多领域工作。具体岗位包括:
- 医院与疾控中心的营养师
- 食品企业的质量检测工程师
- 科研院所的健康大数据分析师
- 教育机构的营养科普教师近年就业领域覆盖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板块,部分毕业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深造,或参与国际健康项目合作。
专业优势体现在跨学科师资与产学研结合。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博士占比80%,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15篇,获国家专利19项。实验室配备食品智能制造设备、营养健康大数据平台,与临汾市医疗机构、食品龙头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确保教学与产业需求同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