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商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其重点培养方向之一,近年来通过课程创新、实践强化与校际合作,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教育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并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元化的育人路径,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以下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践能力、教学成果及就业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交叉与核心素养培养
该专业课程设置以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为核心,覆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法,同时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例如,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的开设,提升了课程的专业性和前沿性。此外,学校特别强调师德教育,通过焦裕禄精神等思政课程融入,强化学生的职业使命感。课程设计中还包含STEM科学实验平台和数字化交互书法训练室等特色实践模块,助力学生掌握现代教育工具。
实践教学贯穿全程,强化职业能力
专业构建了“见习—实习—研习”三级实践体系:
- 教育见习:低年级学生进入郑东新区鸿雁小学、龙子湖小学等基地,观摩课堂教学并参与教研活动,积累初步教学经验;
- 教育实习:高年级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承担实际教学任务,例如在锦绣小学等合作学校完成教案设计、课堂管理等工作;
- 教育研习: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微格教学、课本剧编排等专项训练,提升教学反思与创新能力。
教学成果突出,育人质量获社会认可
学生在全国性竞赛中表现优异,例如在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中多次斩获一等奖,并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连续五年包揽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小学组冠军。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部分校友成长为小学校长或教育机构管理者,如郭海芬现任郑州郑东新区豫兴小学校长,孙海担任新东方郑州分校校长。升学方面,专升本通过率达90%,部分学生进入上海理工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深造。
师资与平台支撑专业发展
学院拥有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博士15人组成的师资团队,并聘请一线小学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校际合作方面,与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建教研平台,围绕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等开展深度交流。此外,学校与郑州市80余所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形成“高校—地方—学校”协同育人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综合来看,郑州工商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多维度的实践体系和深度的产教融合,培养出兼具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其成果既体现在学生的竞赛荣誉与就业数据中,也反映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持续创新上,为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