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的歌舞表演专业(专业代码550206)立足职业教育定位,以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学院甘肃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背景,通过“岗课赛证”融合培养模式,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职业技能相结合,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育人特色。作为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已构建起覆盖声乐、舞蹈、戏剧三大领域的课程体系,并与行业需求深度接轨,成为甘肃省内仅有的两所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之一。
课程体系:理论实践双轨并行
- 理论课程包含《艺术概论》《基本乐理》《中外音乐史》等基础模块,夯实学生艺术理论基础;
- 技能训练聚焦《形体训练》《舞蹈》《声乐》《编舞技法基础》等实操性课程,强化舞台表现力;
- 创新模块融入《直播带货》《婚礼主持》等新兴领域内容,拓展职业适应能力。通过“教学+创作+展演”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学生既能编排文艺演出,又能参与社会机构培训,实现从课堂到舞台的无缝衔接。
师资力量:名师引领匠心育人
该专业拥有双师型教师占比73%的优质团队,其中邓洁等教师主持完成院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1项,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奖及省级技能大赛奖项近10项。教师团队深度挖掘平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舞蹈》等特色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创编作品多次参与校内外展演,形成“以赛促教、以创促学”的教学闭环。
实践平台:校企协同赋能成长
学院投资建成220个实验实训室,配备专业级舞蹈排练厅、声乐教室及数字媒体设备,实训开出率达96%。通过三大实践通道构建能力培养网络:
- 技能竞赛平台:连续承办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90余项;
- 产教融合基地: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平凉市文旅康养市域产教联合体等40余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
- 创新创业载体:依托“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组织暑期三下乡、社团展演等活动,提升职业素养。
就业前景:多元渠道畅通发展
毕业生可面向文艺团体、教育机构、文旅企业、新媒体平台四大领域就业:
- 在幼儿园、中小学担任艺术教师;
- 进入演艺公司从事文化创意策划;
- 参与景区文艺表演、健身会所形体指导;
- 拓展直播带货、婚庆主持等新兴岗位。近三年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学生通过“2+2”国际交流项目赴马来西亚沙巴大学深造,实现学历提升。
专业建设:特色凝练成果显著
作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点,该专业实施“双高计划”攻坚行动:
- 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开发课程思政微课作品50个,入选省级资源库;
- 推行“现代学徒制”,邀请行业导师联合授课,企业参与率达80%;
- 建立“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职业认证”联动机制,学生可考取舞蹈教师资格证、演出经纪人资格证等6类职业证书。2025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团队斩获铜奖14项,印证了“能创未来”的人才培养成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